- 基金简介
- 基金会章程
- 基金委员会成员名单
- 历届获奖人员名单
黎鳌烧伤医学基金简介
2011年
本基金由黎鳌院士生前倡议,目的在于鼓励为我国烧伤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也是为纪念黎鳌院士而设立的专项基金。黎鳌烧伤医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第三军医大学具体承办, 2002年10月正式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2008年再次通过核验。
黎鳌教授是我国现代烧伤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国内外著名的烧伤、创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所领导的烧伤研究所已救治了上万例烧伤病人,治疗水平长期居世界领先。2004年由江泽民主席签发命令,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由黎鳌院士牵头在吸入性损伤、肠源性感染、烧伤免疫、烧伤后脏器损害、创面处理、表皮细胞培养、烧伤营养与代谢等方面的研究,均有重大建树,为烧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弘扬黎鳌教授开创的事业,鼓励为发展烧伤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烧伤医学工作者,加快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优化烧伤医学科技教育环境,促进烧伤医学事业的繁荣,特设立黎鳌烧伤医学基金。
基金奖励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品德优良、为发展烧伤医学事业、在科学和技术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烧伤医学工作者,以奖励55岁以下的中青年医学工作者为主。
黎鳌烧伤医学基金的申报与评选时间为三年一次。每次评一等奖1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3名。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评选5次,共26人次获奖,奖金额度41万元。
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章程(修改稿)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一、宗旨和任务
1.黎鳌教授是我国现代烧伤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国内外著名的烧伤、创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所领导的烧伤研究所已救治了上万例烧伤病人,治疗水平长期居世界领先。他在吸人性损伤、肠源性感染、烧伤免疫、烧伤后脏器损害、创面处理、表皮细胞培养、烧伤营养与代谢等方而的研究,均有重大建树,为烧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弘扬黎鳌教授开创的事业,促进烧伤医学事业的繁荣,特设立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
2.基金奖励在全球范围内对烧伤医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烧伤防治工作者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学者。
二、组织结构
1.成立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理事会。基金理事会挂靠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由名誉理事长、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理事组成(见“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理事会组成细则”)。
2.理事会的职权:(1)制定和修改章程;(2)听取、审议本会的工作报告及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报告;(3)审查评选委员会成员资格、监督评选委员会评选工作的公正性、审批评选出的获奖人员名单;(4)新一届理事会的组成,由上届理事会决定;(5)每届任期内,理事的补充或调整,由当届理事会决定;(6)决定本会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各项活动;(7)确定和调整奖金数额。
3.在理事会领导下,秘书长主持基金会的日常工作,实行秘书长负责制。负责组织协调获奖候选人推选和评选、获奖者的奖励发放、基金运营、向理事会报告年度工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4.成立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评选委员会,成员由基金理事会聘请(见“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评选委员会组成细则”)。
评选委员会成员组成:基金会理事长、基金会秘书长、时任的国际烧伤学会主席、时任欧洲烧伤学会主席、时任非洲烧伤联盟主席、时任亚太烧伤学会主席、时任美国烧伤学会主席、时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时任中国医师协会烧伤外科分会会长、时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治疗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Burns主编、Burns & Trauma主编、WHO东南亚地区总干事。
评选委员会的任务:
(1) 负责组织和收集“黎鳌烧伤医学基金会”奖励候选人员的推荐;
(2) 组织同行专家对候选人员书面评议;
(3) 在推荐意见和同行专家评议基础上,组织评选委员会委员无记名投票,以7/13以上(含7/13)赞成为通过;
(4) 填写评选意见并报基金理事会。
三、基金来源和管理办法
1.黎鳌烧伤医学基金的剩余资金87.1861万元。
2.第三军医大学募集200万。
3.西南医院募集300万。
4.募集基金,对象为国内外关心烧伤医学事业的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
5.基金在国家政策允许下实现的基金增值。
6.基金实施本金制管理,以其增值部分作为奖金。
7.每年增值收入,以此为基数,将其80%部分作为奖金,其余10%进入管理经费,10%滚入基金池以抵抗货币通涨。管理经费主要用于:基金的宣传、奖励评选工作、基金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的业务开支及财务管理费用。
8.基金由西南医院财务处管理,定期向基金理事会报告财务状况,并接受民政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
9.有关基金营运事项,必须事前做可行性论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科学做出决策。营运计划的实施,需经过理事会集体讨论,按规定程序审批。
四、奖励名称、奖励名额和奖励额度
黎鳌烧伤医学基金设“杰出贡献奖”和“青年创新奖”各一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每个奖项评选1人。具体奖励金额根据年度资金运作情况和评选情况确定,可空缺。“杰出贡献奖”奖励额度原则上为60万元人民币,“青年创新奖”奖励额度原则上为6万元人民币。
五、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奖推荐评选办法
1.评选条件:
(1)“杰出贡献奖”:全球范围内长期致力于烧伤防治相关工作,对减少烧伤发生率、推动国家或地区烧伤预防、烧伤治疗和烧伤患者回归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生、护士、治疗师、社工、自愿者、政府或非盈利性组织(NPO)等工作者。推动烧伤医学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医学专家、康复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政府官员等。
(2)“青年创新奖”:全球范围内在烧伤防治工作中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医生、护士、治疗师、研究者、技术员等年龄在40岁周岁以下(含40周岁)的年轻学者。
2.推荐、评选步骤
(1)评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第一年推荐、评选,第二年颁奖。
(2)第一年上半年,由理事会向有权推荐人员发出黎鳌烧伤医学奖励基金推荐、评选通知。推荐人进行推荐并负责填写推荐书。于该年8月31日前寄抵评选委员会秘书办。
下列人员有权推荐:
①基金理事会成员;
②评选委员会委员;
③各国烧伤学会;
④各洲、地区烧伤学会;
⑤WHO灾害救援组织。
(3)评委会根据推荐,进行初步形式与被推荐人资格审核。
(4)评委会将初审合格的候选人材料寄送5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提出评审意见,该工作于当年10月月31日前完成。
(5)评委会根据上述审核意见,提出正式参评类别和候选人于11月10日前将报基金理事会终审评委会审评,并与12月15日前完成评审,由秘书办送理事会审批。
(6)获奖名单由秘书办通知获奖者和推荐者,并告知次年参加颁奖仪式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获奖人员应作一次学术报告。
3.注意事项:
(1)推荐人、评委会委员对推荐、评选工作应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坚决反对各种不正之风。
(2)评委会要重视调查和了解情况,获奖者的科学贡献务必审查清楚,避免出现错误。
(3)评选过程中的推荐人和推荐内容、初审和初审内容、评选意见均应保密,以免影响评选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奖励发放时间
“黎鳌烧伤医学基金会”奖励发放时间定于在重庆召开的每2年1次的“国际烧伤康复与创面修复学术会议”上。具体时间由基金会秘书办公室提前6个月通知。
黎鳌烧伤医学基金委员会名单(第一届)
荣誉主任:陆增祺 刘明璞 黎 鳌
主 任:王 谦
副 主 任:张忠辉 盛志勇 黎介寿 杨宗城
秘 书 长:杨宗城
副秘书长:王振维 李书章
委 员:(按姓氏笔画顺序)
王正国 王甲汉 王振维 方之扬 叶鑫生 叶 浩 史济湘 邓诗琳
刘祖国 江 帆 孙永华 吴 军 李敬录 李生达 李素芝 刘美良
肖光夏 汪仕良 陈 璧 吴燮卿 周一平 范双安 金锡御 赵先柱
高京生 秦银河 曹唐华 黄崇本 黄跃生 旋凤池 葛全伦 童道玉
程天民 黎磊石
历届黎鳌烧伤医学基金评选结果
一等奖:3万元 二等奖:2万元 三等奖:1万元
1998年(第一届):5万元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科
三等奖:贾晓明 北京解放军304医院
刘友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
彭毅志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科
2001年(第二届):6万元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柴家科 北京解放军304医院
黄跃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科
三等奖:贾赤宇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科
黄晓元 长沙湘雅医院烧伤科
2004年(第三届):7万元
一等奖:柴家科 北京解放军304医院
二等奖:空缺
三等奖:彭代智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科
陆树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烧伤科
谢卫国 武汉第三医院烧伤科
解伟光 南京军区总医院烧伤科
2008年(第四届):13万元
一等奖:黄跃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二等奖:郭光华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中心
彭毅志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三等奖:胡大海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石富胜 北京军区第三二二医院烧伤整形科
刘毅 兰州军区总医院烧伤科整形科
2011年(第五届):10万元
一等奖:姚咏明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二等奖:吴军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王凌峰 包头内蒙古烧伤研究所、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三等奖:彭曦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韩军涛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科
陈炯 瑞安市人民医院、瑞安市烧伤研究所
2017年(第六届):7万元
一等奖:胡大海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二等奖:罗高兴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贾赤宇 北京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烧伤整形科
三等奖:(空缺)